發布時間:2022-07-04
瀏覽次數:81
各區、縣(市)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門、各單位:
現將《紹興市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方案》印發給你們,請認真貫徹實施。
紹興市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方案
為加快推動產業基礎高級化和產業鏈現代化,率先走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智造強市之路,根據省政府統一部署,決定在全市范圍內實施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現制訂如下方案。
一、總體要求
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聚焦高質量、競爭力、現代化,按照“治低治劣、創新創智、育優育強、提質提效”原則,以數字化改革為統領,持續打好“畝均論英雄”、碳達峰碳中和等系統性改革組合拳,以超常規思維、超常規舉措、超常規力度,堅決實施園區治理、淘汰落后、創新強工、招大引強、質量提升五大攻堅行動,系統推進制造業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率先走出“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的智造強市之路,為打造高質量發展建設共同富裕示范區市域范例貢獻制造力量。
二、實施目標
到2023年,全市規上工業畝均稅收達到30萬元,畝均增加值達到130萬元,規上制造業全員勞動生產率達到33萬元/人,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10%以上,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規上工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相當于營業收入比重達到2.65%。全市淘汰落后產能企業500家,整治提升低效企業1000家,盤活低效用地5萬畝左右,騰出用能40萬噸標準煤,減少碳排放80萬噸;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重大制造業項目60個以上;新增“浙江制造”標準135項,培育“品字標”品牌企業100家,首臺(套)120項;成功打造具有紹興標識度的“騰籠換鳥、鳳凰涅槃”硬核成果。
紹興市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指標體系
、
指標類別 |
序號 |
指標內容 |
2020年 基數 |
2023年 目標 |
園區治理 |
1 |
盤活低效工業用地(萬畝) |
— |
5 |
2 |
規上工業畝均稅收(萬元) |
17.56 |
30 |
|
3 |
規上工業畝均增加值(萬元) |
108.59 |
130 |
|
淘汰落后 |
4 |
淘汰落后產能企業(家) |
— |
500 |
5 |
整治提升低效企業(家) |
— |
1000 |
|
6 |
騰出用能(萬噸標準煤) |
— |
40 |
|
7 |
減少碳排放(萬噸) |
— |
80 |
|
8 |
單位工業增加值能耗下降(%) |
— |
10 |
|
創新強工 |
9 |
規上工業研究與試驗發展(R&D)經費相當于營業收入比重(%) |
2.42 |
2.65 |
10 |
國家級單項冠軍企業數量(家) |
11 |
17 |
|
11 |
國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數量(家) |
27 |
50 |
|
招大引強 |
12 |
新增招引落地10億元以上重大制造業項目數(個) |
— |
60 |
13 |
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率(%) |
3.2 |
12 |
|
質量提升 |
14 |
新增“浙江制造”標準數量(項) |
— |
135 |
15 |
培育“品字標”品牌企業數(家) |
— |
100 |
|
16 |
新增首臺(套)(項) |
— |
120 |
三、重點任務
(一)實施園區治理攻堅行動
1.全域全面普查底數。開展開發區(園區)工業用地及地上企業全域普查,清查核實地塊權屬性質、畝均效益、問題隱患、違法違規等信息,形成底數清單。重點排查畝均稅收5萬元以下和存在安全、環保、質量、能耗、消防和稅收等各類違法違規問題的企業用地,按照“一地一企一策”要求,逐一明確企業治理方向,梳理制定治理清單。(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綜合執法局、市稅務局、市消防救援支隊,各區、縣〔市〕政府。列第一位的為牽頭單位,各區、縣〔市〕政府均為責任主體,不再列出)
2.分類分步推進治理。對照治理清單要求,因地制宜、因企施策,分類實施拆除重建、整治提升、功能轉型、關停退出等“四個一批”,落實清單化管理、銷號式整改、項目化驗收。按照“試點先行、分步實施、全域推廣”思路,分三年推進開發區(園區)工業全域治理。2022年面向全市開發區(園區)“2+7”平臺推廣,2023年全域實施工業治理,成為全省工業全域治理示范市、開發區(園區)改革提升2.0版先行地。(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綜合執法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3.加快推廣“一碼管地”。搭建開發區(園區)工業全域治理“一碼管地”“園區管家”數字化多跨協同系統應用,按照“一地一檔案、一企一畫像”要求,通過大數據自動抓取和清洗脫敏,導入畝均稅收、能耗等關鍵指標,合理設定治理單元,系統建立評價體系,科學劃定治理標準,搭建貫穿監測、評價、分析、治理等全生命周期的“一碼管地”數字化治理平臺。以優化服務為導向,迭代打造“園區管家”多跨應用場景,實現“一園式”數字化管理服務。(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稅務局、紹興電力局)
4.有序騰退低效土地。建立健全項目準入審查制度,全面落實新增工業用地項目100%“標準地”出讓。探索在二級市場轉讓、司法拍賣、股權變更等過程中參照“標準地”出讓基本要求,加強存量工業用地二級市場管理。在符合規劃條件下,鼓勵利用廠區空間、廠房加層等方式改(擴)建廠房,提高土地容積率。探索實施低效工業用地和工業投資項目履約監管協議,強化事中事后監管。(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經信局)
5.建設提檔小微園區。把小微企業園建設作為推動開發區(園區)工業全域治理的重要突破口,鼓勵以政府主導模式利用存量用地規劃新建小微企業園,支持企業利用閑置廠房(地塊)提標改建小微企業園,高標準開展特色產業園和高星級園區創評,新增認定省級小微企業園50家以上,新增培育三星級以上小微企業園20家以上。大力推廣“園區大腦”建設,積極創建數字化園區,新增省級數字化小微企業園15個以上,市級示范園30個以上。(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6.迭代提升平臺能級。優化完善“2+7+N”產業平臺體系,深化濱海新區體制機制改革,高標準啟動杭紹臨空一體化發展示范區建設,升級打造集成電路、高端生物醫藥、先進高分子材料等省級“萬畝千億”新產業平臺,持續推進各類開發區(園區)改革提升,支持諸暨、嵊州創建國家級開發區,加快上虞曹娥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籌備運作。全面推動紹興綜合保稅區、跨境電商綜試區、市場采購貿易方式試點三大國家級開放平臺牽引發展,釋放重大平臺疊加效應。積極開展制造業園區評星晉級,每年發布制造業園區高質量發展指數,全面提升平臺能級。(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科技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商務局)
(二)實施淘汰落后攻堅行動
1.堅決淘汰整治“兩高”企業。依托“畝均論英雄”大數據平臺,結合制造業高耗低效企業分區域分行業指南,以規上制造業企業、實際用地3畝以上的規下制造業企業為重點開展排查,全面摸清企業能耗、排放、畝均績效等情況,設立高耗能、高排放、低效益的“兩高一低”企業監測庫,實施分類建檔、一企一策、動態調整、清單管理。對存在安全、環保、質量、能耗、消防和稅收等違法違規行為的企業責令限期整改,堅決依法處置;對其他企業,通過兼并重組、整體騰退、搬遷入園、改造提升等方式推動對標提升,達標銷號。(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財政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市應急管理局、市市場監管局、市稅務局、市消防救援支隊)
2.全面清理整治“兩高”項目。嚴控“兩高”項目盲目發展,對擬建“兩高”項目實行科學論證、嚴格把關;對不符合要求,違規審批、未批先建、批建不符等違法違規行為,堅決依法查處。提高新建“兩高”項目控制性準入標準,建立完善“兩高”項目產能、能耗、煤耗、污染物排放、碳排放減量等量替代制度,對不符合要求的,堅決依法查處。嚴格落實“兩高”項目環境影響評價和排污許可證制度,對大氣環境質量未達標地區從嚴執行上級文件規定的項目環評有關要求。(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3.扎實推進工業“雙碳”行動。制定實施工業碳達峰碳中和行動方案,開展重點行業企業碳效評價和碳效分級標識,開發應用碳效智能對標應用場景,倒排時間,掛圖作戰,全域推進工業領域綜合能效提升。重點推動高碳行業按標達峰,對未納入國家石化產業規劃布局和國家能耗單列范圍的重大石化項目,一律不得新建和改擴建,對新上化工、化纖、印染等高耗能高排放項目,應當嚴格執行當地重點污染物排放總量控制、碳排放碳達峰標準,生產技術工藝須達到國際國內先進能效技術標準和水平。從嚴執行鋼鐵、水泥、平板玻璃、鑄造等行業產能減量置換政策,并擇機擴面實施。積極培育發展氫能、光伏、節能環保裝備、新能源汽車等新興低碳產業,優化產業用能結構。(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4.迭代升級畝均評價體系。深化“畝均論英雄”改革,修訂畝均效益綜合評價辦法,加快“畝均論英雄3.0”數字化場景應用,拓寬企業評價范圍,深化細分行業評價,強化畝均評價倒逼引導。修訂“畝均論英雄”資源差別化配置政策,加大用地、用能、用水、排污、金融、財政等資源要素差別化配置力度,引導企業通過追加投資、整合改造、并購重組等方式提高單位產出績效。(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生態環境局、市稅務局)
5.強勢推動產業跨域集聚。扎實推進印染化工產業集聚提升,制定落實涉改印染企業“一企一專班一方案”,完善基礎設施配套,強化多方聯動與政策協調,確保2022年7月底前越城區涉改印染企業全部關停退出。統籌全市用地指標,積極向上爭取新增用地指標,強化排污、用能等指標全域統籌協調,積極爭取列入省重大產業項目計劃,加快化工集聚提升項目全面動工建設,確保涉改化工企業按時完成集聚提升任務。(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生態環境局)
(三)實施創新強工攻堅行動
1.加速創新成果攻堅轉化。實施“尖峰、尖兵、領雁、領航”四大攻關計劃,推廣“揭榜掛帥”攻關模式,每年攻關一批填補空白的引領性重大成果。積極推進“雙創”示范基地、科技孵化載體、科技合作基地等科技成果轉化平臺建設,力爭建成省級“雙創”示范基地5個,科技企業孵化器、眾創空間20家,新建國際科技合作基地、外國專家海外聯絡站10家。迭代升級紹興科技大市場和網上技術市場3.0版,力爭實現年技術合同交易額120億元以上。實施首臺(套)提升工程,每年新增市級以上首臺套產品40項。(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
2.加快創新平臺能級提升。高水平推進紹興科創大走廊建設,深化與G60、杭州城西、寧波甬江科創大走廊聯動協作,高質量提升省級以上高新園區,輻射提檔全市域創新能級。加快打造以紹芯實驗室、鑒湖實驗室、曹娥江實驗室為主體的新型實驗室矩陣,鑒湖實驗室爭取早日納入省技術創新體系。開展研究院能級提升行動,全面落實產業創新服務綜合體、產業創新研究院、技術創新聯盟、特色產業工程師協同創新中心“區、縣(市)全覆蓋”計劃,加快推動創新平臺提能造峰,每年新增新型研發機構5家,省級企業研究院、高企研發中心3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科技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
3.大力助推企業“長高長壯”。圍繞“雙十雙百”集群制造體系建設,大力培育領軍企業、上市公司、單項冠軍、隱形冠軍、專精特新“小巨人”及科技型中小企業,分類設立“起跑庫”“加速庫”“沖刺庫”三個梯度培育庫,建立全鏈條、遞進式、閉環化、數字型企業培育管理體系,通過政策支持、精準服務、動態培育,推動企業提檔躍升。每年培育單項冠軍2家,專精特新“小巨人”企業10家、隱形冠軍企業4家;每年新增高新技術企業350家以上、科技型中小企業100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財政局)
4.全面構建協同創新生態。深入實施制造業產業基礎再造和產業鏈提升工程,積極組建創新聯合體或產業創新聯盟,動態培育“鏈主型”企業10家,打造產業鏈上下游企業共同體10個。以“產業大腦+未來工廠”為突破口,發展具有全球影響力的數字產業集群,培育“產業大腦”5個以上、未來工廠6家以上、市級以上智能工廠60家以上。(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
(四)實施招大引強攻堅行動
1.全力招引頭部引擎項目。聚焦長三角產業一體化合作和產業鏈關鍵環節,編制招引需求清單,繪制招商圖譜,充分發揮政府產業基金引導作用,持續開展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材料、高端裝備等重點產業鏈精準招商,強化補鏈強鏈項目招引,三年累計招引制造業百億級項目6個、50億級項目12個、10億級項目60個。對標對表“一局長一項目”招引落地,確保每年省市縣長項目工程中制造業項目數不低于三分之一,項目落地率50%以上,當年落地項目投資完成率達到10%以上。(責任單位:市投資促進中心、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財政局、市商務局)
2.大力引進重大外資項目。瞄準世界500強、跨國公司,招引落地重大制造業外資總額20億美元以上。推動綜合保稅區引進一批高端加工制造、高端研發設計、權威檢測維修等高層次項目。謀劃打造一批國際產業園、區域產業協作示范園等對接合作平臺。(責任單位:市投資促進中心、市發改委、市商務局)
3.主動生成上市并購項目。高質量推進“鳳凰行動”計劃,每年動態保有重點上市后備企業100家以上,報會(交易所)企業5家以上。引導實施一批上市募投制造業項目,推動上市企業資本重組,力爭上市企業三年新增融資500億元以上,新增并購重組金額150億元以上。(責任單位:市金融辦)
4.著力優化項目管理服務。對總投資20億元以上項目實行市領導“一對一”聯系,開展項目全周期服務多跨場景應用,實施開工建設、竣工驗收、投產達產、履約監管等項目進度“五色圖”跟蹤管理,確保每年開工建設億元以上重點制造業項目150個以上,建成投產150個以上,制造業投資年均增長12%以上。(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商務局、市投資促進中心)
(五)實施質量提升攻堅行動
1.加快制造質量變革。全面推進制造業標準化建設,每年新增浙江制造標準45項,新制(修)訂國家(際)標準60項以上。實施特色產業質量提升行動,加強質量基礎設施建設,培育一批省級以上質檢中心、產業計量測試中心,推進一站式服務平臺建設,力爭實現中國質量獎“零突破”。實施服務型制造工程,加快推動工業設計成果轉化應用,培育省級服務型制造企業(平臺)10家。(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信局)
2.推動制造品牌建設。開展特色產業品牌競爭力提升工程,建立“名品+名企+名產業+名產地”集群品牌和區域品牌培育提升機制,創建1—2個全國質量品牌提升示范區。加快推進“品字標”貼標亮標,推動內外銷產品“同線同標同質”,每年培育“品字標”品牌企業35家以上,培育浙江出口名牌30個。(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經信局、市商務局)
3.推廣綠色智造模式。加快建設綠色園區、綠色工廠,大力推動節能減碳技術改造,每年組織實施一批重點節能技改項目和碳達峰碳中和產業化示范項目,全域推進印染等重點涉污行業生產過程清潔化,累計實施省級重點節能減碳技術改造項目30個左右。實施智能制造五年提升行動,全行業全方位推進新一輪智能化改造擴面提標,聚力打造以未來工廠為引領,智能工廠、數字化車間為主體的新智造企業群體,每年組織實施省級重點技改項目50個以上,新增工業機器人2000臺、智能工廠20家、數字化車間50個以上,引領推動規上工業企業數字化智能化改造全覆蓋。(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4.強化知識產權保護。加快推動知識產權全鏈條保護,完善商標專利注冊、著作權登記等跟蹤管理,優化商業秘密合理保護措施,構建知識產權保護自律機制。深化知識產權保護“一件事”集成改革,加強知識產權信息化基礎設施建設,建立多層次、網格化的知識產權轉化運營服務平臺,培育一批知識產權服務機構,構建誠信治理等各環節完善的保護體系。加大侵權打擊力度,嚴厲打擊查處各類知識產權領域的違法行為。(責任單位:市市場監管局、市公安局、紹興海關)
四、政策措施
(一)加大財政扶持。統籌用好“1+9”政策和“畝均論英雄”“長高長壯”、集成電路等專項政策,建好用好“越快兌2.0”平臺,強化集成運用。在符合國家有關規定前提下,各區、縣(市)每年提取土地出讓收入的0.5%以上作為“騰籠換鳥”專項經費,用于開發區(園區)工業全域治理、企業整治提升、園區配套設施等。(責任單位:市財政局、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政務服務辦)
(二)加大土地利用。每年出讓工業用地占總出讓用地比重保持在30%以上,“2+7”平臺存量工業用地總量不降,確保全市工業用地總量穩中有升。探索實施工業用地控制線管理,控制線內盤活騰出的存量工業用地必須全部用于工業發展,確需改變用途的,應“改一補一”,確保占補平衡。(責任單位: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經信局)
(三)加大金融支持。將金融機構支持制造業發展情況納入對金融機構的考核,鼓勵金融機構制造業貸款余額占貸款總余額比重保持在20%以上,對“騰籠換鳥”新增投資項目融資需求給予中長期貸款支持。引導金融機構加大技改貸投放力度,發展碳排放權、排污權、特許經營收費權等抵質押綠色信貸業務。(責任單位:市金融辦、人行紹興市中心支行、紹興銀保監分局)
(四)加大碳能配置。騰出的能耗指標和碳排放空間重點用于“騰籠換鳥”低碳新興產業項目、強鏈補鏈項目和技改項目。充分利用差別電價、差別水價、差別氣價、差別化城鎮土地使用稅減免政策推動高耗低效企業整治提升。(責任單位:市發改委、市經信局、市生態環境局、市稅務局)
(五)加大人才支撐。開展“百院千企聚萬才”三年行動,奮力打造百個高能級研究院所、千家高成長人才企業,集聚萬名高層次緊缺人才。深化推進集成電路、黃酒等重點產業人才服務專項計劃,落實“一月一例會”制度和“一月一主題”活動,精準引育一批急需緊缺人才。統籌實施“鯤鵬行動”計劃、國家和省市引才計劃、新一輪越商名家培育計劃等特支計劃,系統迭代人才新政,深化濱海新區人才管理改革,投運擴面“浙里人才管家”和“浙里工程師”數字化交互平臺,高效運營紹興名士鄉人才發展有限公司,優化人才創業創新全生命周期管理,以超常規舉措打造“名士之鄉”人才高地。(責任單位:市委人才辦、市經信局、市教育局、市人力社保局、市國資委、市總工會)
五、組織實施
(一)強化組織落實。市制造業高質量發展工作領導小組統籌推進全市新一輪制造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攻堅行動。組建工作專班,定期召開例會,合力推進實施。按照“一項攻堅任務、一個牽頭部門、一個細化方案”要求,市經信局牽頭負責園區治理、淘汰落后兩大攻堅行動,市科技局牽頭負責創新強工攻堅行動,市投資促進中心牽頭負責招大引強攻堅行動,市市場監管局牽頭負責質量提升攻堅行動,各相關部門積極配合落實。各區、縣(市)要落實專班運作,細化目標任務,市縣聯動攻堅落實。(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科技局、市市場監管局、市投資促進中心)
(二)強化考核評價。建立“賽馬”機制,實行“月監測、季評價、年考核”,每月監測工作動態,每季末開展工作評價和最佳案例評選,并實行賦分通報,年底開展考核。制定實施考核評價辦法,對牽引性指標、季度評價結果、最佳案例入選等情況實行年度綜合評分。(責任單位:市經信局)
(三)強化數字賦能。建立新一輪“騰籠換鳥、鳳凰涅槃”數字化治理平臺,加快推進“畝均論英雄3.0”“一碼管地”“園區管家”智慧集成應用、項目全周期管理服務、產業鏈“一鍵通”、企業碼、“越快兌”等多跨場景貫通應用,以數字化賦能“騰籠換鳥”。(責任單位:市經信局、市發改委、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市大數據局)
本方案自印發之日起施行,有效期至2023年12月31日。
政策來源:紹興市人民政府、紹興市政府辦公室(研究室、機關事務局)
政策整理:聯政咨詢
發布時間:2022年1月31日
轉載請注明出處和本站網址:
聯政咨詢:http://www.divinewellness360.com
如您有什么不懂的問題,可以在下方咨詢,聯政咨詢將竭誠為您服務!聯政咨詢創始于2003年,近20年科技項目+知識產權申報代辦成功經驗,專注于:商標注冊、專利申請、軟著申請、國內外專利申請、浙江科技項目申報、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認定、團體標準、企業研發中心認定、雛鷹企業、專精特新、科技型中小型企業認定、等一站式科技項目申報服務和其他知識產權相關服務。聯政咨詢,為客戶創造價值?。?!